带着系统来大唐

农家一锅出

网游小说

开元二年,四月,柳绿枝头。
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,灞水流经。
灞水东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2685章 军事扩张当暂停

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

2022-8-28 21:24

  “老喽!”李旦看着毕构和李易闹,摇摇头。
  他看出来现在很多大臣的心思已经放下,准备从这边回去后交权。
  他还记得曾经一群宰辅与李易互相算计,主要目的为压制李易。
  当时没人知道李易究竟是何等心思,随着大唐经济繁荣、财政收入增加、军事实力强大。
  官员们对李易的看法逐渐改变,直到现在。
  官员们放心了,李易确实不会造反,更不会针对正常的官员采取手段。
  大唐的领土不停地扩大,外面的人变成大唐人。
  强到了想灭谁就灭谁的地步,不让李易换出来的东西参与,凭大唐自己造的武器,依旧如此。
  水上停泊的一百艘蒸汽机船,能够把所有的敌人船只打沉,封锁对方海域。
  而飞艇又能飞到敌人陆地上空攻击,李易没到灞水李家庄子的时候,自己大唐长安城能挡住飞艇扔炸药包?
  挖地下室躲进去,除非永远别出来。
  “本不该在当今世上有的东西啊!”李旦抓一把干炒的葵花籽,放到牙上嗑。
  豆卢贵妃在旁边脸上带着笑容,拿起个葵花籽用大拇指的指甲一掐,再一掰,取出仁儿,喂给自己的小儿子。
  她只有在李易于旁边的时候才敢随便往儿子嘴里塞吃的,不担心卡到嗓子了什么的。
  不然她会先用嘴嗑,嚼碎了拿指头抿进儿子嘴里。
  吃鱼的时候李易在,孩子自己用手抓着吃,感知鱼刺吐掉,可以多吐出来一些鱼肉,尤其是吃带鱼段。
  李易不在,所有的刺儿必须找到并挑出来,怕扎了嗓子和食道。
  “易弟,累不?”李隆基吃半穗儿烤苞米,问旁边吃另外半穗儿的李易。
  李易用小镊子夹苞米粒,动作飞快,夹一个吃一个。
  “不累,练手,隔着夹有意思。”
  李易不挨着夹,第一粒夹完,隔一粒夹,再隔两粒夹,然后三粒、五粒,横向斜着夹……
  不止他,护士们俱是这般,吃饭都用双手筷子呢。
  吃饭的手艺,基本功必须练好,哪怕理发的人,只用一把剪刀,看着咔嚓咔嚓很容易,寻常人动一动手便抽筋。
  “倭国要不要打?”李隆基不想学着吃玉米,他琢磨倭国。
  “倭国目前未占的地方咱们给占了,包括大大小小的岛礁。
  待其他地方变成大唐领土,且稳定后,再谋别处。
  领土兼并速度太快,会出漏洞,后勤不稳。
  已有的地方先巩固住,能去北极的海峡左边的大片领土不利于耕种,咱还得要。”
  李易停下动作,端起酒杯,看向西边,像看倭国一样,实际上他在看曾经老毛子的领土。
  倭国现在的领土不是那时,小着呢,打败容易,统治困难。
  大唐百姓人口少,自己的地方还未发展起来,就往外殖民,会削弱大唐的经济体系。
  几千万的人口,想把大唐每一处都修好,难。
  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美洲、北面、东北、朝鲜半岛、吐蕃、西南、非洲部分地方,目前归大唐。
  先收拾完势力,再慢慢对付别人。
  不然看欧洲那些殖民在外的国家,最后殖民地一个接一个丢掉。
  原因有许多种,最大的问题在李易看来属于交通问题和文明底蕴问题。
  故此不能再去占有国度地方的领土,理论上只要别的国家不主动打大唐,未来十年内,大唐不会继续找别人麻烦。
  看看元朝是怎么灭亡的?不,看看宋朝是怎么灭亡的?不,看唐朝怎么灭亡的?
  要在稳定边疆后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,中华百姓吃饱喝足,才不会造反呢。
  现在哪个大唐原来自己的地方,谁想起义,他自己带一群混混什么的,没有百姓会搭理,倒是能举报,并帮着官府。
  我家刚盖了新房子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你让我跟你去造反?
  没有经济基础的战争是真正的穷兵黩武,疆土够大了,稳一稳。
  “如此,暂时把仇恨放下。”
  李隆基为自己找个借口,朕为何要打倭国?因为倭国打过大唐。
  “三哥放心,军事战争可停,经济战争要加强,通过技术手段,进一步腐化和削弱对方。”
  李易又担心李隆基彻底放弃对外扩张,赶紧提醒。
  “然!贸易,以奢侈品,换取他们的生存必需品。”
  李隆基端酒杯,举一下,自己喝。
  李易跟着举一下:“外面的各个地方会打仗,咱们应该为了保障平民的利益,应当卖武器给他们各方。
  他们形成鼎立之势,才会停止战争,百姓过上正常的生活。
  若一方强大,其他方弱小,强大的必然兴兵攻打弱小,战争中百姓生灵涂炭啊!”
  李易悲天悯人般地出主意,咱们要阻止战争,向弱小的部落和国家卖武器。
  他们一强大会打别人,再卖武器给别人。
  如此一来,都有武器的人就不打了对不对?
  李隆基端着酒杯看李易,过片刻点头:“易弟所言极是,别人需要武器,卖什么合适?”
  “弓、弩、盔甲、箭矢、医用酒精,他们用好的木头、矿石、金银、粮食换。
  像马匹、牛、骆驼什么的也行。宝石我现在也收,经济条件允许我储备。
  他们自己带着东西过来交换是一个价钱,他们的东西咱们给的钱相对多,咱们的东西要钱少。
  他们自己过不来,咱们去收和送,是另一个价钱,咱们承担风险。”
  李易这个就无须多想,直接给出他的办法。
  “易弟你喜欢收集宝石了?”李隆基知道李易对宝石什么的不感兴趣。
  既如此,怎么又要换?宝石不能当成纸币发行的抵押品。
  “我不喜欢,宝石在我眼中不如好种子,但我可以喜欢。
  京兆府二十二个县,有一种石头只有长安与万年县才有,我说我可以高价收购这种石头。
  我愿意给出火绳枪的枪支与弹药,谁给我提供这种石头我给谁,然后……”
  李易说到这里停下,还用继续说吗?
  “那得打成什么样?”李隆基知道接下来是什么。
  长安县与万年县互相打,要运石头给李易,其他二十个县要打这两个县,互相又得阻止别人打过来采石头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